odb20190316.jpg

身為沒有固定工作的男人,買菜成為我為自己創造價值的方式之一,不然常常整週無所事事對家裡也很不好意思。

我常常在三更半夜播完球之後,在回家路上24小時營業的蔬果賣場一個人慢慢看慢慢買。

所以這幾年真的看盡了蔬菜價格的波動起伏。

就以我個人最喜愛的高麗菜為例,便宜的時候三顆50元,拜託,還都很大顆喔!回家冰箱都裝不下。

但貴得時候論斤賣一斤59甚至69元,實在買不下去。

之前忍不住想吃買了一顆,秤了之後金額將近300元。

 

高麗菜的價格起起伏伏,原因很簡單就是經濟學原理中最基本的供需問題。

產季、搶種、豐收之後,太多的高麗菜同時上市,台灣只有這麼多人吃,那結果就是價格崩成3顆50元,買的時候都替農民難過。

但一旦遇到非產季、颱風、歉收等因素,沒有足夠的量上市,價格就回到秤斤賣,頓時一顆就超過200元!

 

但很多人永遠就是很沒有概念的,看到高麗菜歉收價格飆高後趕緊搶種,結果等到要收成時發覺大家都這麼做,產量暴增只好賤價出售。想要搶賺一票,但結果總是變成慘賠一票。

買股票也是這樣子啦!等到看到航運股股價飆高了才要進場,後來多半都是大賠出場,不然就只好套牢抱著一堆股票等待下一波(那也要資金雄厚撐得住不會斷頭啊!)飆漲。

 

抱歉,年長部落客扯遠了,寫到這裡都還沒有寫到題目的「台灣職業籃球聯盟」的部分。

 

事實上是這樣的,台灣的籃球突然生出了兩個職業籃球聯盟,再加上原本的SBL,出現了百花齊放花團錦簇錦上添花花車遊行花圈擺滿......,驟然出現讓人沒有預期難以相信突然蓬勃發展的奇景。

然後因為新球隊需人孔急球季開打在即;最近一堆現役球員、退休老將、教練、及業界相關營運行銷人士,不管當過國手沒當過國手、球迷有聽過沒聽過、營運管理上有經驗沒經驗、是個咖不是個咖的,個個突然奇貨可居鯉躍龍門雞犬升天,穿著人模人樣拍了漂亮的形象照躍上新聞版面。

 

每天看到球團發出的消息,某某人被派任什麼位置,球隊以什麼價碼簽下某某球員;在華麗西裝及影像後製宣傳照的背後,老球迷如我覺得是不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悶壞了,宅在家之後出現對籃球遠景不切實際的幻想?

還是在我沒看到的地方某些高中合計出現了二十幾個身高205以上還能跑能跳的高中生,讓大家非常肯定台灣籃球未來一片光明?

還是看到同屬亞洲的日本男女籃球近來表現不錯,男子進NBA,女子拿到奧運銀牌,所以「又」興起有為者亦若是的抱負?

還是參與的企業真的錢賺太多了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花,然後擲筊得到指示要成立籃球隊的答案?

又或者其實只是碰上籃球詐騙集團,謊稱能賺錢賺名聲然後詐騙這些企業出錢投資?

 

不管怎麼說小小的台灣要有三個(或說兩個半,因為SBL算半職業)聯盟17支球隊實在是太瘋狂的事情。

雖然籃球算是台灣比較有人氣的賽事,但台灣運動底蘊不算深厚運動市場原本就不大,看全民運動會遠比看職業籃球比賽的人要多得多;然後喜愛籃球的族群也還有NBA要看,還有工作學業要顧。三個聯盟17支球隊的供給數量,已經不是高麗菜三顆50了,大概一顆不到10元了。

 

媒體報導一位聯盟主事者說:「台灣有超過100支大學的籃球隊及400支高中球隊,人才規模可觀......」???

但如果台灣的100大學隊跟400高中隊可以撐起17支職業球隊,那麼美國有4500多所大學,表示NBA應該可以擴張到700隊以上囉?

但重點根本不在於有多少球員能組成幾支球隊!重點是市場規模有多大?然後這些球隊能夠吸引多少人進場看球締造好的票房?
 

說到票房,P. LEAGUE+去年的票房似乎也鼓勵了新聯盟新球隊的加入。

但做過連鎖餐飲的都知道,餐廳門市新開幕時的票房沒有太大參考價值,後續能不能細水長流才是重點。

台灣人最流行的就是趕流行。一堆網美餐廳/咖啡廳一開幕就一堆自封網美的到場擺Pose打卡上傳,擠得水泄不通還要排隊才能進場。

但是等到所有網美打卡完畢,等到所有網美的粉絲也朝聖一遍之後,然後呢?

然後就沒有了啊!網美及粉絲去尋找下一個目標了。

因為拍照打卡是重點,這家餐廳的菜好不好吃跟咖啡好不好喝不是重點,

事實上,這些網美餐廳/咖啡廳常常真的不好吃不好喝,只是裝潢嶄新有創意跟行銷炒作而已。

沒有辦法留住顧客的話,那經營自然不會長久。

 

職業籃球聯盟就像開餐廳咖啡廳一樣,裝潢噱頭當然重要,但如果擺上桌的菜不好吃咖啡不好喝,那嘴叼的顧客吃一次就不會再來了,網美打卡更是來拍一次就找其他標的了。

但從SBL到P. LEAGUE+到即將加入的T1 LEAGUE,檯面上的球隊球員端出的比賽品質能夠讓台灣的球迷不斷地想回頭進場看比賽嗎?

 

有點資歷的球迷都記得SBL最榮景是在陳信安、田壘跟林志傑的巔峰時期。更老一輩的球迷會記得當年CBA造成熱潮的宏國隊陣中有鄭志龍、周俊三、黃春雄等本土球星。

但現在台灣籃壇左看看右看看,有誰能夠比得上前述這些前輩球星?能夠面對洋將毫不畏懼遜色,並且一肩扛起票房?

 

我們擺出太多太多的高麗菜,但同時卻沒有能夠擺出具有好品質讓人會吃了還想再吃的高麗菜。

所以看來職業籃球聯盟的狀況應該也會跟高麗菜的市場供需一樣,現在大家搶種,之後供給過剩價格崩盤農民血本無歸,然後改種別的讓需求減少回歸正常數量。

 

只是過程中既然有雞犬升天人人得道之際,那麼一陣子之後必然就會出現樓起樓塌曲終人散之時。

我的籃壇朋友們可要先有心理準備,給自己留個後路,別將所有田地全部all in 只種高麗菜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運動但是跑不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