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80710.jpg

今天下班回到家,太太很嚴肅的跟我說,發生了一件很不好的事;到我們這個年紀,會嚴肅的說是很不好的事情,講的大概不會是兒子腳踏車被偷或買的米裡面有蟲這種事;幾乎不是有人過世,就是有人被診斷罹癌之類的。

 

 

 

當下我的心裡浮起了一個人,一個我們在關心代禱但最近身心狀況都很差的朋友,心裡想該不是他出了事吧?結果,太太說我妹夫的大哥蘇大哥今天突然過世了。

 

 

 

蘇大哥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只要跟他相處個幾分鐘就自然會喜歡的人。開朗、健談、聲如洪鐘、幽默風趣,有他在的場子絕對沒有冷場。年紀才五十出頭吧!但說走就走,據說今天下午開車去修理,在修車場突然倒下,送醫急救但到院前就已經停止呼吸心跳,雖然急救兩小時,卻終究沒有辦法救回。死因據說是急性大量胃出血。

 

 

親人同事當然都不敢置信,因為當天他照常上班,最近也沒有聽說他不舒服。蘇大哥身材一直很標準,也沒有什麼慢性病病史,但一個正當壯年的人,卻在父親節的第二天,這麼突然的離開人世,留下哀痛的太太跟念高中的17歲兒子。

 

 

 

 

昨天是父親節,我當然會想起我已過世的父親,他過世的時候,才54歲,跟蘇大哥應該差不多歲數。但當時我已經27歲,結婚,也出社會了,承受這種事情的能力可能強一點;但有一個很大的差別是有沒有心理準備的問題。

 

 

 

我的父親是肺癌轉移過世的,1992年八月初發病,十月下旬在醫院過世,我們家屬當時都已經有心理準備,兩個多月當中,一家人在醫院一起共度,陪爸爸走完最後的一程。但蘇大哥卻是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上午正常出門上班,下午突然傳出過世的消息。

 

 

今天後來我問太太說,如果某一個時間(歲數)一定要死,你希望我是像蘇大哥這樣無預警突然就過去,還是像我爸爸一樣拖個一陣子再走?太太說從家人的角度,當然是希望有一點心理準備的時間。我說這我理解,但我看過我爸爸生命中最後兩個多月所受的折磨,如果從要走的人的角度,似乎突然倒下其實還可以少受點罪。而這也似乎非常符合我所認識的蘇大哥一貫瀟灑不羈的乾脆爽朗個性。

 

 

 

 

最後,我們當然不捨蘇大哥的離去,也不捨蘇大嫂和一個青少年兒子驟然要承擔的家庭巨變。但苦難,一直是人生的一部份。最近剛好在看一本關於苦難的書「小屋」,在前面的推薦序彭蕙仙小姐寫到一個故事:「有個婦人因兒子過世悲痛逾恆,向智者求取解痛之道,智者給了她一個小皮袋說:『妳去收集家裡從來沒有過死人的人的眼淚,裝在皮袋裡,這就是藥方。』婦人走遍千山萬水,卻找不到一個這樣的人,於是領悟到,原來人生裡,失去與死亡是如此普遍甚至尋常的課題,自己並不是唯一受苦的人;婦人因此走出了悲傷。」

 

 

 

我們在這個世界同受苦難,但也因為苦難,讓我們了解自己的軟弱,及我們更需要互相扶持幫助。僅此為蘇大哥的遺族家人代禱,希望他們早日走出悲痛。

 

 

 

我們深信在空無的另一邊,是穩定的力量。

 

 

在痛苦之後,會有療癒。

 

在破碎之後,會有補全。

 

在憤怒之後,會有平安。

 

在傷害之後,會有寬恕。

 

在沈默之後,會有訴說。

 

在訴說之後,會有領悟。

 

穿越了領域,那裡就是愛。

 

 

(無名氏,取自Living with grief after loss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苦難 生離死別
    全站熱搜

    愛運動但是跑不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