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網球之前,其實好一陣子我被認為是專門轉播籃球的播報員。

就跟台灣大多數小孩子一樣,求學的過程當中,最容易接觸到的球類運動,除了躲避球,那就是籃球了。從小學開始我就瘋狂喜愛籃球,除了打球,也愛看球。從一開始騎腳踏車去公賣局球場跟中華體育館看球,到後來看NBA的電視轉播,籃球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佔據非常重要的角色。

後來在當會計老師教書的時期,透過記者妹妹的引薦,開始幫自立早報(現在停刊了)寫運動專欄。那時候十篇有六篇是NBA有關的吧!另外三篇是MLB,剩下一篇才是偶爾寫寫的網球了。

1994年台灣成立了第一個職業籃球聯盟CBA,我也在教學之餘幫年代電視台轉播了一個球季的CBA比賽。當時CBA算是成功在國內掀起一股職業籃球的熱潮;第一個球季結束之後,籃協就打鐵趁熱,決定不派國家隊而派出CBA兩支冠亞軍的球隊裕隆跟宏國參加當年暑假的瓊斯盃。算是收割職業籃球的人氣,輕易獲得聯盟經營出來的熱潮與票房。

當年年代電視台接續職籃之後,也拿到了瓊斯盃的轉播權。所以暑假不用教書上課閒閒沒事幹的我,就順理成章地從CBA到瓊斯盃繼續播下去。也成為我生平唯一一次瓊斯盃的轉播經驗。

當然後來我也播過SBL也播過NBA,不過1995年瓊斯盃還是印象深刻。因為要跑好多地方啊!為了票房比賽場館幾乎遍佈台灣西半部,台北北體體育館、桃園縣立體育館、台中國體體育館、彰化縣立體育館、雲林縣立體育館、台南成大體育館。12天之內走遍這些場館轉播比賽,也算是精彩的暑假旅行了。

當時不像現在網路上什麼資料都查得到,除了台灣參賽的宏國跟裕隆我才播完一整季非常熟悉以外,其他外國球隊只能夠憑藉一本簡單的秩序冊來播,除了號碼、姓名、跟身高以外其他一無所知;但也就這樣子播完了。

最驚險的一次經驗是有一天在台中轉播比賽到晚上十點多,而隔天比賽是傍晚六點鐘在桃園。將近中午從飯店退房後,我跟另一位主播林志隆(我是球評)還慢條斯理吃了個午餐,想說台中到桃園開車一個多小時而已沒問題啊!結果吃完中餐開車上路,才發現整個台中交通大打結中清交流道排了一兩個小時完全上不去,聽警廣交通網才知高速公路發生大車禍整個動彈不得。那是1995年國道三號還沒通車、也還沒有高鐵的時代;但我靈機一動,想起那是有台中水湳機場的時代!所以在堵了兩個小時還在台中市區之後,我們決定轉進水湳機場,將車子丟在機場停車場,搭四點多台中到台北的班機(那時候幾乎每小時都有台中台北往返的班機)回到松山機場。然後在松山機場搭排班計程車衝到桃園縣立體育館。

還記得到松山機場下了飛機我們兩人一路奔跑出來,衝上計程車時已經快五點半了(離比賽開始只剩下半小時),我們告訴司機這急迫的情況,而這位司機大哥神情篤定說一聲「瞭解」,然後從機場飛奔上國道一號,沿路漂浮狂飆到桃園。到達桃園體育館門口時六點還差五分鐘!這是什麼可怕的速度,不僅高速公路,還包括台北市區跟桃園市區五點多的交通尖峰時段喔!實在太神了!BTW,我們誤打誤撞搭上的這部車,車子外觀跟司機模樣看起來都普通,但確確實實司機自己裝了一個賽車方向盤!而他飆起來真的跟電影「終極殺陣」那部計程車差不多啊!我們兩個男人在車子的後座換襯衫跟西裝時都會被車子快速變換車道搞得人仰馬翻。

最後我們下了車,再度拔腿狂奔進到球場,直接坐上播報台戴上耳麥,裁判剛好開始跳球!(但我們錯過賽前數據分析了!)這可說是我整個轉播球賽生涯最驚險的經驗啊!現在台中到台北沒有飛機了,但高鐵跟國道三號都開通了,瓊斯盃也繼續在舉辦,我應該再也不會去播籃球了......。但仍然會記得那屆瓊斯盃從頭到尾的參與,還有那個瘋狂的台中到桃園的下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愛運動但是跑不動 的頭像
    愛運動但是跑不動

    愛運動但跑不動

    愛運動但是跑不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