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數字會說話是我經常朗朗上口的一句話。
當會計老師教的當然就是數字,從財務報表相關數字來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
在星巴克擔任經營企劃時,單店損益表、每日營收、門市費用率等數字分析都是我的工作,從數字去了解門市營運的潛在問題及可能改善之道。
在adidas時,球員的簽約贊助與否也會看數字,包括分析球員場上表現的統計數字及年齡來看是不是具備投資價值,個別運動項目預算所佔百分比(如果籃球花費佔比已經太高,那麼要新簽籃球員就會多考慮),還有部門預算編製及逐月逐季費用占比也要花時間追蹤(總不能第一季就花掉四分之三的年度預算!那接下來九個月要做什麼?)
然後是我的運動轉播工作,除了球員基本資料年齡、身高、體重都是數字。籃球的話投籃命中率、每場籃板及助攻次數;棒球看打擊率、全壘打數、投手防禦率等等;美式足球四分衛傳球成功率、防守球員擒殺及攔截次數等等多得數不清的數字可以看。近年最常播的網球,每場比賽結束後也都要分析比較愛司次數、一發進球率、破發成功率等等一大堆統計數字。
其實我學生時期數學並不太好,高中數學好幾個學期不及格,大學統計學也被當掉。但幸好以上工作當中的數字,加減乘除就通通足夠應付。不然再深一點的數學我就應付不來了。
而最近我天天處理的數字,則變成身體健康相關的數字了。一月底手術之後,不用再分析財報數字或球賽統計數字了。每天不可少的數字變成了體重、心跳、血壓、血糖等等。這些數字同樣會說話,反映出的是我的身體狀況各種改變。
出院之後一開始關心最多的是體重,但這一個月左右已經穩定下來不再下降了。這兩個禮拜來讓我困擾的變成是血壓。三、四月都相對穩定的血壓,從五月開始逐漸攀升,最近兩週變得比較誇張,多次睡前量到150甚至160以上。數字會說話,但也不是那麼白話。血壓高表示身體有狀況,但有什麼狀況呢?就必須要去分析尋找。光是吃降血壓藥壓下來而原因沒有改善,也只是短暫的控制而已(當然我還是有吃降血壓藥)。而這就變成這兩週我努力要解決的問題,要找出血壓升高(以及後來會降下來)的原因。
文章標題的113/72是我今天早上起床後測量的血壓。努力兩週終於出現一次漂亮的數字(昨天晚上睡得好是關鍵),讓我心情大好早餐吃得好開心。年輕時在意的數字,除了前述所提的以外,常常是薪資漲幅,買車的價格(買房我倒是沒有過),或是NBA總冠軍賽哪位球員得了幾分?但現在,一場大病之後(其實還沒有之後,還在之中吧!)這些身體健康相關指數成為對我來說最重要,也最需要花時間關心的數字。其他的數字?就讓它們遠遠的說話大概聽聽就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