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事反映說知道我要離職,想準備個卡片給我,卻發覺好像很難找到我的照片。
是這樣嗎? 我好歹也算是經常上台的人,總有些照片散落在公司浩瀚硬碟的某處吧!
是說照片這種東西平常如果沒有整理,臨時要找一定找不到。
我們已經不知道多少次被老闆臨時要找某些照片而搞得焦頭爛額了......
十年耶! 其實真的做過不少事情累積不少東西,看著照片,想想自己曾經經歷過的,心中只有感恩。
(但再來一次? 不謝謝再連絡......)
2005年跟朱木炎到北京。
朱木炎是我在公司簽下第一位選手,人非常謙和沒有架子,至今仍常連絡。想想看,台灣唯一拿過奧運金牌的男子選手耶!這是永遠會被寫在教科書的事蹟啊! 很榮幸我們有共同合作的機會。
2005年6月,19歲的Dwight Howard第一次來台灣,那時後他才在NBA打了一年,我們在西門町的誠品球場辦了一個小型球迷會。幾年後他再度來台,已經是NBA第一中鋒巨星級的球員。
2005年底在高雄辦了一個路跑活動,當時請丁元凱擔任現場主持。元凱現在還活躍在新聞節目,從體育線變成全方位的熱血主播了。
2005年12月到美國波特蘭,和當時效力於拓荒者的後衛Sebastian Telfair合影,來自紐約速度飛快的Telfair後來在NBA表現平平輾轉打了七個球隊,現在已經到中國CBA去打球了......但這張照片他的頭也太小了吧!
2006年7月帶貴賓到德國看世界盃足球賽,這場應該是法國踢贏巴西那場,超精彩!
2006年7月陪同Kevin Garnett 到電視台錄影並擔任翻譯。才在說Telfair的頭小,但KG的頭幾乎更小,他大概是十頭身吧!
2006年10月 道奇隊投手不死鳥郭泓志返台,我們在辦公室接待
2007年3月,跟La New棒球隊簽約的記者會,在台上幫當時的總經理翻譯。其實他中文講得不錯,根本可以自己來說......
2007年6月,公司同事一起在天母棒球場看球賽
2009年3月,接待網球傳奇球星,也是adidas著名的Stan Smith 鞋款的代言人-Stan Smith先生。是的,Stan Smith並不是鞋子的名字而已,而是真有其人,曾經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網球選手。他人謙虛客氣超級好相處。
2009年12月,別的工作應該不會有這樣子的機會,三位台灣田徑場上的全國紀錄保持人出現在公司裡(我說的是三位男士,女生是我們當時的PR Susan),分別是左起鐵餅全國紀錄保持人王耀輝(現在還是),100公尺全國紀錄保持人蔡孟霖(當時,現在被打破了),以及鉛球全國紀錄保持人(現在還是)兼亞錦賽金牌及2012奧運唯一進入八強的亞洲選手虎爺張銘煌。
2010年3月,adidas 國際健身學院,global 的產品講師正在介紹服裝的新科技,還有健身教練擔任model 示範,我沒有健身教練那種身材,只能當翻譯。
2010年7月,盧彥勳在溫布頓一舉打進八強轟動全國,回台灣後第一場記者會,因為事發突然,平常我們最倚重的主持人夜貓DJ Dennis已經有其他工作沒辦法接,所以主持人就由我打鴨子上架。
2010年12月,參加盧彥勳的婚禮。最左邊的是當時的adidas總經理馬爺。
2011年1月跟楊淑君合照。當時正是亞運事件之後沒多久,正是新聞人物的時候。現在淑君已經當了老師,改名,嫁為人妻,也懷孕了。祝福這個心思細膩的小女生一直都很幸福。
2011年4月,跟盧彥勳還有楊丞琳為adidas國際健身學院的活動排練中。
2011年8月 公牛隊後衛Derrick Rose訪台,這次的全程陪同讓我開始有點年紀大了力不從心的感覺......
2011年10月,在中正紀念堂跟圍棋國手黑嘉嘉還有黑媽媽合影
2012年4月,高雄台塑盃網球賽,去看盧彥勳練球,跟彥勳的哥哥盧威儒合影。一直很配服威儒這位哥哥無怨無悔任勞任怨的幫弟弟付出的精神,簡單來說,沒有盧哥,彥勳可能也無法有現在這樣的成就。
2012年5月,因為我一直都負責網球,所以網球活動參加不少。有沒有看到照片中間站著阿格西、葛拉芙、辛吉斯、以及愛司王伊凡尼塞維奇。這四位合在一起可是拿過36座四大賽單打冠軍金盃啊!
2013年10月,NBA台北賽前一天我們辦了一場慈善賽,本人親自下場調度球員,照片中有李啟億、林宜輝、哈孝遠等正牌球員,還有王陽明跟我正在跟他講話背對鏡頭的納豆......
同樣是當天,最高潮當然是Dwight Howard 到場,我雖然滿臉笑容,但其實已經累到快不行了......
2014年3月,幫acc (adidas college challenge) adidas大專籃球挑戰賽頒獎。
其他的活動雖然有的很大花很多錢,但。acc以及最上面主照的afa (adidas fitness academy)adidas國際健身學院是我個人覺得這十年最棒的活動,非常希望能夠持續下去......。
看到最後兩張去年的照片,跟一開始的照片相比,感覺頭髮真的白好多,坦白講精神跟體力也都跟不上了。非得要好好休息才能走更長遠的路。但過去十年的許多成功或失敗的經驗,永遠會留在腦海裡成為最棒的資產。
而一輩子都喜愛體育的我,雖然自己無法成為頂尖運動選手。但能夠在這份工作上有機會跟這麼多台灣乃至全球頂尖的選手接觸,真是太愉快了。謝謝你們每一位在許多大小活動的幫忙協助,謝謝你們在運動場上的付出努力跟傑出表現。雖然離開這份工作,但一定會在報章雜誌網路上繼續關注你們每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