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身上沒有管子之後,接下來就是努力復健,恢復很久沒有使用的肌肉的機能。

從加護病房到普通病房,躺在病床二十多天,全身的肌肉都流失了。以前粗粗的大腿跟小腿,現在完全鬆垮垮的。所以醫師首先就要我多下床走路,慢慢把肌肉練回來。

一開始太太扶著我在病房外的走廊走一小段路,後來開始來回多走幾趟,距離可以遠一點。但我發覺,走路比較不是問題,問題比較大的卻是下床。不是我做不到下床這個動作,但就是很不想動,很難跨出那下床的第一步。大概身心都已經習慣躺在床上,頂多就是升高床頭坐起來。但下床走路,對當時的身心都是陌生的,必須掙扎好一陣子,勉強自己、說服自己、鼓勵自己,才能夠終於跨下來;但只要跨下床,接下來一切其實都比較簡單了。真是所謂萬事起頭難。下床走路對我來說,起頭真的是最困難的。

再者自己走路相對單純一些,沒有別人會看。然後走廊上也有別人跟我一樣,有人扶或沒人扶著在練習走路,從來不孤單。然後想走多遠就走多遠,累了就回病房躺回床上。

 

但每天復健的治療師來時,情況就大不相同。一系列的動作要求,其實很累人的,特別是我久未使用的肌肉感受不小的壓力,不過我當然知道這是為了我好。

每天跟治療師要做的菜單包括:

- 第一個做的總是呼吸治療,就是吸那三顆球(2023-03-27 普通病房回憶-11 努力吸球治療塌陷的肺

- 雙手舉過頭(不要以為這很簡單,太久沒有做這個動作,一開始要慢慢的連續舉起10下真的是累壞了)。

- 然後在床上抬腳,腳跟要向上用力,每一腳也重複的10次(為的是鍛鍊我整個鬆掉的腿部肌肉)。

- 接著我就必須要站起來走路了。但這跟自己走路不一樣,每次都有兩三個治療師(老師帶著學生)在身後盯著,觀察我的走路姿態,有沒有偏斜或哪一邊比較無力。一開始的確我的左腳明顯的比較沒有力氣,有時候會突然腿軟,趕快用右腳輔助。也是啦!病後我明顯發覺兩隻腳的感覺不一樣,左腳掌常常比較麻;因為我當初到院前左腳完全失去知覺,怎麼捶打都沒有感覺,所以應該是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心臟供血不足,也影響到開刀後左腳左腿的狀況。所以走路時要刻意注意「左腳不要腿軟」(還是我該寫「左腿不要腳軟」?或者「左腳不要腳軟」?「左腿不要腿軟」?都一樣嗎?對不起我很無聊......)。然後針對我的步伐及步幅,也會要求改善。自己走時常常怕跌倒都像藝妓一樣走小碎步,但這樣子不會進步啊!所以被要求步伐要跨大步一點,走得更像正常人一點。臀部的肌肉用力一點(可是我臀部根本鬆垮垮的一點肌肉都沒有啊!)。總歸來說,被治療師盯著走路可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 最後一關,單腳站立。每一腳站個十秒左右。一開始常常做不到就會放下來,特別是......左腳。但就是練啊練,幾天下來感覺慢慢找到,也終於必較能夠站穩。

 

在上述這些動作之前,我會先被測量血壓;全部做完之後,再測量一次(有時候還不止一次,走一次路就測一次也有),看看Before 跟After的血壓有沒有變化。這樣的復健活動,是在普通病房後面幾天每天的家常便飯。很有壓力,但也很有幫助。有時候半夜醒來睡不著時,我也會自己在床上抬手、抬腳,讓肌肉多練習。

 

現在回想起來,能夠出院也跟這些訓練息息相關,到後來我吸球越來越好,走路越來越好,單腳站立越來越穩;我也因此離出院越來越近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運動但是跑不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