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房間的燈泡壞了,走路去附近的雜貨店(是的,深坑這邊還有些非常方便的老雜貨店)買燈泡來更換。
當年的「不省電」的傳統燈泡並不是太昂貴的東西,一顆20-25元左右;但現在幾乎沒有那種老的「不省電」燈泡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省電」燈泡,有圓形的,也有轉圈圈的,但共同的重點是—超貴啊!一顆省電燈泡如果是牌子大一點像飛利浦的,要價兩百元以上;比較不知名的牌子,10W到13W,價格也在100到160左右。
燈泡耶!燈泡不是搖一搖就會壞掉的東西嗎?怎麼一顆賣到兩百元?我開始納悶,這樣子的價錢,就算是真的比較省電,但有比較「省錢」嗎?是不是不要省電用傳統燈泡結果還比較省錢?
如果60W的傳統燈泡用25元來算,那麼差不多亮度的10W省電燈泡要150元好了。這是五倍的價差啊!那麼較昂貴的省電燈泡,是不是能夠節省電力並提供較長壽命,來彌補這五倍的價差?我非常非常的懷疑。開始模仿日劇「破案天才伽利略」想寫個方程式來解答這個問題,我真的試了,算了半天發覺我的數學還真是不行,好難好難,難怪當年高中自然組唸不下去乖乖轉社會組......。
不過重點是我根本不覺得貴鬆鬆的省電燈泡比較耐用啊!資料上說省電燈泡單價雖然較高,但壽命可達6000小時,是傳統燈泡的五倍(所以貴五倍也是合理的?)。但從以前到現在,我從來沒有感覺省電燈泡可以用比較久,更別說有五倍的壽命了。自己的感覺根本現在換燈泡的頻率跟過去用傳統燈泡的頻率差不多啊!一個原因我覺得可能是現在很多房間的燈具設計可以是多段開關,按一下開一顆燈,按兩下開三顆燈,按三下開五顆燈等依此類推。但這樣子又會造成開了又關關了又開,連續開關三次才達到理想的亮度,但燈泡這樣子反覆開關其實應該是很容易壞掉的。但我們現在租的地方燈具都是房東提供不是我們自己挑的,這也無法改變啊!
而如果燈泡壞掉的頻率相同,那真是不理解為什麼要買這些貴鬆鬆的省電燈泡?花費好大但壽命又沒有比較長啊!強調環保省電的同時,是否也應該讓省電燈泡的價錢便宜一點啊?不然就像鼓吹太陽能發電,但太陽能板一直價格太高,就算有心想環保,但要掏那麼多錢來裝置也實在心痛啊!最後呢?太陽能板產業就崩盤了......。
是說省電燈泡產業應該不會崩盤啦!因為也買不到以前那種傳統燈泡了啊......,唉!為了省電,真是欺負我們收入不豐的平民老百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