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球季結束後,各隊的第一要務當然是為明年的陣容來充實準備。這會透過三個管道,選秀、球員交易、與自由球員的簽署。
LeBron James去湖人的新聞大家應該討論很多了,我想提的是綽號「表弟」的DeMarcus Cousins加入金州勇士。自由球員Cousins的加入讓勇士隊打造出擁有五位All-Star的誇張獨大陣容,明年NBA總冠軍賽是不是已經不用打了,直接頒一座榮譽冠軍杯給勇士,然後其他隊爭奪聯盟第二名,可以獲頒稱為NBA 2018-19球季「優秀球隊」之類名稱的獎盃。這種玩笑話太多了,原因當然是因為勇士隊的富者越富。
這讓我想起不管是我以前轉播的CBA的洋將、現在SBL的洋將、NBA的球員,經常在賽後或者各種訪問的場和,他們的回答出千篇一律的出現:「I Just want to win」,「I just want to help the team win the championship」、「I will do anything to help the team win」之類的回覆。這應該是他們從高中從大學開始就熟悉的接受採訪回答時的場面話,「我只是想贏球」說得很流利,但在CBA或SBL賽場上卻常常看見球員上了場只是拼命刷數據,希望自己能夠藉此獲得一張其他聯盟的更高薪合約,並沒有真正只想幫球隊贏球啊!
在NBA很多球員嘴巴說得漂亮,「我喜歡我的球隊,我只想幫球隊贏得冠軍」,但合約一到,更高的offer出現,毫不猶豫頭也不回的離開。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並且也不能算錯;因為球員運動生涯有限,誰不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多賺一點錢呢?
但是回到Cousins,他之前的跟腱受傷應該是可以完全復原的,特別它是一個6呎11吋的大個子,速度沒有那麼重要。他在2017-18球季的薪水是1800萬美元左右,結果卻跟勇士隊簽了一個530萬美元的一年合約?將近7呎的長人只要不是真的太差,在NBA一定有市場;底特律活塞隊7呎的中鋒Andre Drummond(24歲)生涯平均13.6分、13.4籃板,邁阿密熱火隊中鋒Hassan Whiteside(29歲)生涯平均13.6分、11.4籃板,這兩個人年薪也都差不多1800萬美金。Cousins今年才27歲,生涯平均21.5分、11.0個籃板,怎麼看身價都不應該比他們低,但結果卻願意接受一個不到三分之一年新的合約。這這這,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真的真的,I just want to win!想用一年的合約,搭便車拿一個冠軍,然後再回到自由球員市場上去,將今年失去的賺回來。
以前入選明星賽一哥等級的球星,不會願意屈就這樣子的價碼,也比較不會願意到一支明星太多的球隊去當已經不是二哥、三哥,而是四哥、甚至五哥了。但現在的情況丕變,為了一圓冠軍夢,總冠軍揪團之旅變成熱門行程;先跟團拿到一個冠軍再說,之後再來自由行爭取更高的薪水,再來當回球隊一哥,再來奉獻故鄉球隊都還有機會。所以中產階級條款530萬一年?沒關係啦!反正哥現在又不缺錢,先蹲下來才跳得高,又不是真的去long stay,只是去沾沾醬油過個水,順便拿枚戒指,何樂而不為。
從個人想要拿戒指的企圖心及NBA生涯規劃的角度,這都沒有錯,Cousins及勇士可說是雙贏。輸的只有NBA,因為已經搞得例行賽沒有什麼看頭,搞得季後賽前一兩輪沒什麼看頭,現在則大概會確保明年的總冠軍賽也沒有看頭了(就如同今年一樣)。但聯盟儘管擔心收視率,面對這個情況也無解,因為這已經不是薪資上限的問題而已,如果一個明星球員為了拿冠軍願意接受減薪三分之二而加入強隊,就算改變薪資上限也完全無能為力啊!聯盟只能努力行銷吸引球迷,但明顯無力改變西強東弱,球星群聚兩、三支球隊,各隊實力大幅失衡的狀態。
只能說,現在的球員想法理念跟Pride與過去實在大不相同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