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應該是合一的教會,這是理所當然的道理。但就像台灣目前社會在政治上的嚴重分裂一樣,其實教會也都有或多或少的分裂的問題。特別是強調以台語做禮拜的長老教會,面對年輕一輩越來越無法用台語溝通,教會的分歧/分裂是一個難以避免的現象。
幾年前教會開始推動第二場禮拜,對象當然就是越來越多只會說國語、台語根本不輪轉的年輕人;禮拜全程用國語,同時也為了配合年輕人,引進了敬拜讚美詩歌等比較年輕現代的禮拜方式。第一場禮拜則維持原來的模式,全部用台語進行,唱台語聖詩,邊聽講道邊打瞌睡,從頭到尾相對靜態。 幾年下來,年輕人都已經習慣於第二場禮拜的模式,但一旦出現有聯合禮拜的需求,兩種不同的習慣撞在一起,不適應也是難免。
這當中,台語第一場禮拜感覺比較正統(傳統),人數也較多,加上年長者居多,輩份較高,所以如果合併成一場聯合禮拜,多會優先採用台語禮拜「坐禮拜」的模式,所以常常聯合禮拜時,第二場的人出席意願就比較低落。但如果聯合禮拜用第二場禮拜的模式,可能老一輩的會坐立難安吧!
這裡所謂的年輕一輩跟老一輩,我覺得我自己是中間偏老吧!我的年紀,在第一場禮拜可以算年輕的,但在第二場就是老朽了。國語當然是我比較擅長的語言,但由於從小在教會長大的關係,我對於教會用台語的純熟度又相當高。多年來我一直都參加靜態的台語禮拜,所以對於國語禮拜,或者比較活潑的禮拜方式如敬拜讚美,坦白講,我是比較不適應的。
上個週末在宜蘭的全教會退修會,所有人都合在一起聯合聚會,聯合禮拜。退修會主題是「真愛作夥」,意思是大家喜歡在一起,主辦單位也非常努力的要讓大家融合。但是,真的很難。
週六下午的趣味競賽,雖然負責闖關的各站年輕主持人很辛苦的想要混著台語,但重點是競賽內容老人相對是比較玩不起來的,所以很快的一些長輩就脫隊了,溜去逛傳藝中心的店鋪。我們那一組的20個人,最後只剩下10個人有過完五關。
週六晚上詩歌培靈會,其實就是一場音樂會;喜歡音樂及詩歌的人會很享受,完全沈浸在美妙的音樂裡面;不喜歡音樂的人,大概就是呆坐想自己的事情。這倒是跟年輕或年長、第一場或第二場無關;只是愛音樂跟不愛音樂的分別。
週日上午的主日禮拜,又是聯合禮拜,但這次為了平衡,前面一個小時是敬拜讚美的模式,然後很辛苦的,部分唱敬拜讚美的國語詩歌,部分唱台語聖詩(改編成敬拜讚美模式,加節奏電Bass等等)。我坐在側邊的座位,剛好可以看到場中多數人,只能說,這真的是兩個世界;high的就很high,搖啊晃啊!表情投入;可是high不起來的就從頭到尾木然,連最基本的舉手唱歌都沒有辦法。請注意這跟前一晚又不一樣了,這可不是喜歡音樂跟不喜歡音樂的問題,這僅僅是唱詩歌的習慣問題,我是很喜歡音樂的,可是我完全沒有辦法自然的舉起手來唱詩歌……。
沒有對錯啦!就像這兩天看到媒體再度針對七年級生管理的問題提出討論,標題好像是「史上最難管理的一群人」。文章裡面舉例,整天上班要掛在FB上面(我的年輕同事也是),如果哪個白目主管敢對他們上班時用FB有意見,他們就會回嗆:「我上facebook 就跟主管要抽菸沒兩樣……。」(可我們辦公室多的是又上FB又要下樓抽煙的年輕人啊!那我又不上FB又不抽煙,豈不是虧大了?)
這不是什麼樣的管理方式可以解決的,這根本就是兩個不同世代,從想法習慣價值觀等等完全都不同所造成的。
教會某個程度也是這樣,再過四、五十年,等我們這一輩也都入土,等所有人都不會講台語了,或許就不會有現在第一場台語禮拜的模式了,看起來會自然被淘汰掉。沒有對錯,沒有什麼值不值得保留的,有的,其實只是一個世代換到下一個世代的感傷吧!
幾百年前,歐洲的教會只有詩班能夠唱歌,會眾不能唱的。詩班還只能是男生,女生不能唱。而且一律是用拉丁文唱猶太人的傳統旋律,多數目不視丁的會眾應該也聽不懂。 幾百年來,慢慢的有一點又一點的改變;詩歌翻譯成當地語言了,大家聽得懂了;然後也加入當代作曲家的新旋律,不再只是猶太人的旋律;然後女生也可以進入詩班服事了。然後變成我們現在熟悉的聖樂跟敬拜的模式,然後又演變到敬拜讚美型態,讓大家更能夠參與投入的方式(只是反覆唱同樣的歌詞那麼多次,對我來說實在很累……)。
每一個改變可能都會有一些人不習慣,但時代的巨輪是停不下來的。我所習慣的語言、禮拜方式,很可能都有一天會跟我一樣,成為歷史的一部份,只能憑弔,但無法再現。
所以說,同一個教會的兩個世界,我在哪一邊?答案是,日漸凋零的那一邊。
但其實,每個人或早或晚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