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v 03 Tue 2015 00:03
151027 口譯人生 – 長出500根白頭髮吧!
- Oct 24 Sat 2015 16:30
151024 在公車上偷看年輕人

- Oct 10 Sat 2015 18:29
151008 摔球拍與打老婆 (don't worry, 我沒這個膽子......)
- Sep 30 Wed 2015 21:18
150930 什麼工作可以一直做到老?

- Sep 23 Wed 2015 15:32
2015-09-20 好棒的星巴克 與 好扯的星巴克
- Sep 17 Thu 2015 16:48
150917 空閒是幸福,忙碌也是一種幸福
突然發現自己超過三週沒有在部落格上PO文了。雖然不見得有人期待什麼的,但我將部落格當作我的網路日記(週記?),這麼多年來儘量保持平均每週一篇PO文的習慣,久沒有更新自己也覺得怪怪的。
- Aug 25 Tue 2015 22:11
150825 完全不知老之將至的球王Roger Federer
因為覺得自己最近一兩年老得很快,體能精力視力都大不如前,所以在這個部落格開了一個「老之將至」的session,想說可以跟有同樣症頭,或即將會有同樣症頭的人分享些事情。(或者其實只能感嘆……)
其實每個人都會老的,我都50歲了,身體日漸衰退一點也不奇怪。沒有人能夠逃避變老這件事情,只是早一點晚一點而已。在運動場上更是如此,變老在運動場上就表示速度變慢、反應變慢、爆發力變差、眼手協調能力下降……,如果你是街頭運動員,這些差別或許無所謂,你還是可以用經驗用技術或用厚臉皮硬拗來擊敗年輕的對手;但是在最頂尖的職業運動選手當中,在差之豪米失之千里的職業運動賽場上,變老這件事情可以變得很殘酷的。
每項職業運動有不同的黃金年齡,所以變老的定義也各不相同。女子體操選手可能過20歲就算老了,但高爾夫選手到40歲還可以處於球技體能頂峰。同樣是賽跑,100公尺短跑這種講究爆發力的比賽黃金年齡在30歲之前,但一萬公尺或馬拉松這類長跑選手需要的是耐力而不是爆發力,就可以跑到35歲以後甚至快40歲。
我最常播的籃球跟網球兩項運動,所謂老,我覺得差不多是30歲。考量體能經驗技術的平衡,我覺得這兩項運動的黃金歲月大約是在25-28歲,之後只是每個人保養的狀況不同但肯定逐漸走下坡。就跟演藝圈的演員會想盡各種方式來凍齡維持外表,因為外貌就是許多演員吃飯的傢伙,除非你是演技派的梅莉史翠普。現代的運動選手,相對於早個30年的運動員,也可以仰賴運動醫學、營養學,及越來越精細的訓練分工發展,減緩選手的體能衰退,多生出幾年運動壽命(意思就是多賺幾年錢)。
但是科學能夠做到的還是有其限制,而運動場上呈現的勝敗經常是很直接的,不像演藝圈還可以來合演一集又一集的「浴血任務」有錢大家賺,運動場上是非要擊敗你才能夠晉級到下一輪,把你打趴我才能夠爬上去成為明星。
籃球這種團隊運動對於老一些的球員(特別是明星球員)還能夠提供一些保護,一來可以藉由少上場一些時間來調配體力,二來場上還有其他四位隊友可以幫忙分擔(特別是在防守上)。所以一些頂尖球星可以打到三十七、八歲,只要少一點腳步慢一步就見真章的一對一防守,專注在場上最他最擅長的事情就好。
- Aug 18 Tue 2015 18:03
150818 哪跑出來的20年可以回顧?
上週五跟昨天分別有兩個飯局,先是據說已經變成一年一度舉行的淡江幫聚餐,就是當年我在淡江教書時的老師跟助教們的老朋友聚餐;另一攤昰前TVIS體育台同事的聚餐。
兩攤聚餐對象不同氣氛也不同,淡江幫的聚餐其實是當年助教們的同學會聚餐吧!到場的兩位老師蔡國權老師跟我只是負責陪笑的配角。八位助教都是女性,目前年齡都超過40歲了(請原諒我的老實,但這是不可能騙人的,能擔任助教絕對昰22歲大學畢業以後的事情,這樣算一算到現在肯定過了40,不管擦了多少粉多少保養品),正是邁進歐巴桑階段的開始,所謂的「輕歐巴」是也。所以現場氣氛跟聲量完全是典型的歐巴桑聚會;長桌兩邊同時進行不同的話題,然後還可以突然插嘴補充另一邊討論話題的疏漏處,就算嘴巴裡有豬排還是隨時可以爆出巨大的笑聲震動整個餐廳,不斷用手機拍照並立刻line給坐在隔壁的人看……。
我們聚餐的地點其實是美式餐廳,基本上並不是走安靜路線的地方,但我們那桌不巧位在餐廳的正中央,八位輕歐巴發出的聲浪不但一直被瞪,服務生三番兩次捎來別桌的抗議請我們降低聲量。這實在太丟臉了,過去我都是去抗議別人聲音大的,想不到這次身處於被別人抗議的那桌……。
跟主照相反角度,因為原本排在前面的人覺得吃虧臉會太大,所以反過來又拍一張
- Aug 10 Mon 2015 15:22
150810 詞窮轉播
上個週末颱風天,關在家裡看新聞台的朋友應該會注意到每節新聞都有各地記者的颱風實況連線,然後反反覆覆不斷出現的就是那幾個詞:
記者現在站立的地方”風雨交加、風強雨疾”。
這次的颱風夾帶著”狂風暴雨”,威力”不可小覷”。
廣告看板風雨中”搖搖欲墜”,讓人看得”怵目驚心”。
這些詞語基本上很正常,但是每一台每一節連續兩天持續播下來,當然聽得也會有點厭煩,有時候會想說這些連線記者怎麼不想一些新詞句,永遠是這幾個成語這樣子每小時不斷的連線不斷的講,觀眾會煩的你們知不知道?
- Aug 03 Mon 2015 17:29
2015-07-23 大阪Day5 - Just shopping, 但我跟不上了......
在大阪的最後一天了。我們的飛機很讚,是晚上九點起飛(後來還延後半小時),所以今天還有幾乎一整天可以玩。
但我們沒有安排再進大阪市區了,有點累了(特別是老爸我......),所以最後一天的行程,就在飯店附近走路10分鐘就到的臨空港Outlet (RINKU PREMIUM OUTLETS) shopping 一整天。好啦! 其實也沒到一整天那麼誇張啦! 就早上check out 之後行李寄放在飯店,大約11點出發走過去,一直買到下午五點半再拎著戰利品走回來飯店搭免費接駁車到機場去。
但在一個outlet mall 待了六個小時,其實也算滿冒險的......。
小朋友小的時候,出來旅遊只要想辦法餵飽他們就好,買東西不太是問題。甚麼? 他們會吵著買玩具? 很簡單,只要不讓他們看到就好,不看到就不會想要買。
但現在我們家的孩子已經22、21、跟19歲了,這次到大阪,很多時候他們都是自己去到處逛了。也會要求想要去買甚麼品牌的商品,所以到臨空港outlet mall,三個孩子拿著老爸給的quota 現金(雖然不多) ,都逛得興高采烈。
- Aug 01 Sat 2015 19:09
2015-07-22 大阪Day4 - 天守閣、日本橋、甲子園
早上起床打開窗戶,阿勒! 下著雨耶!
來日本的前三天每天都是大晴天,今天倒是下起雨。這下子有點悶,因為今天的重頭戲是去甲子園看日本職棒的比賽,如果下雨不能比賽,那就悶了。但晚上的事情晚上再煩惱,今天可說是行程滿滿,還是先出門再說。
上午第一個行程是去大阪城看古蹟,搭地鐵到站後發現外頭的雨很大,三個女生身上都有摺疊傘,我跟兒子看看狀況不妙,就在車站內的便利商店再買兩把。結果買了傘之後,雨就變小了......。
從車站走到大阪城要十來分鐘,但一路經過公園風景很好,護城河上映照著新辦公大樓的倒影
- Jul 28 Tue 2015 20:50
2015-07-21 大阪Day3 - 小小兵攻佔USJ 環球影城
這次大阪的行程,環球影城當然排在其間。Universal Studio Japan在日本稱為USJ,這是大阪超熱門的觀光景點。但問題就在它實在1. 太熱門了。2. 太熱了。造成我們在旅程選擇的一些取捨。幸好我們家除了最小的以外其他都大了(好奇怪的說法,希望最小的不要看到,不然她一定不服氣。),基本上都已經到了可以理解爸媽難處可以商量的地步 (爸爸體力不好走不動,媽媽很怕熱不喜歡曬太陽,而且我們家不是很有錢等等)。所以一開始我們就決定放棄不去最新開的哈利波特園區跟人擠人(更關鍵的昰還要另外花錢其實......),將重心拿來逛逛園區其他部分,還有買東西。我們家最小的昰小小兵的超級大粉絲,這次就是為了小小兵要來USJ 血拼。
從關西機場有直達USJ 的巴士,所以我們一早在飯店用完早餐,就搭接駁車到機場,買了巴士票,65分鐘後來到環球影城門口了
詹文你竟然穿著迪士尼的星際大戰來到USJ,這是踢館的意思嗎?
算了,應該沒有太多人知道星際大戰的版權都被迪士尼買下來了。還是跟可愛的Snoopy合照比較重要。
- Jul 26 Sun 2015 17:38
2015-07-20 大阪Day2 - 其實不在大阪之非要吃到神戶牛
昨天在大阪市區最後一個行程是去梅田的空中庭園看夜景,今天早上醒來拉開窗簾發覺view也相當不錯啊! 因為我們飯店的房間在11樓也頗高的。這裡是關西機場附近的臨空城,算是大阪郊區所以沒太多高樓。但是附近有一個很讚的Outlet Mall,不過那是最後一天的事情。
昨天是週日,大阪市區滿坑滿谷的遊人實在有夠恐怖的多。而今天7/20週一是日本的假期,而且剛好是連假的最後一天,所以討論後決定今天別去大阪市區(更別去環球影城)湊熱鬧,改走一個應該比較沒有人的路線。
因為剛好是住在關西機場附近,關西機場與神戶市隔海相望,搭乘快船只要30分鐘,所以就決定今天去神戶玩一天(這就是自由行的好處......)。
早上搭飯店接駁車到關西機場,然後順利搭上快船。藍天白雲很美麗,今天海象也無風無浪很平穩,30分鐘很快來到神戶機場。然後搭乘電車進到神戶市內。
提早一站在三宮前的貿易中心站下車,因為老爸一向喜歡走路感覺這個沒有來過的城市,
- Jul 26 Sun 2015 13:29
2015-07-19 大阪Day1-人潮滿滿大阪街
這個暑假目前是全家人每天都在家的情況。大兒子大學畢業了等當兵中;要升大四的大女兒從台東回來享受暑假,小女兒從五月大學申請結束就開心放長假等待成為新鮮人。當老師的老婆同樣放暑假,而我六月到七月竟然有一個月完全沒有接到工作(NBA球季結束了,溫布頓又被福斯拿走轉播權......),每天也是在家裡無所事事(好啦! 其實還是有些翻譯等義務工作待處理,但不急就是了)。所以從七月初起竟然一家五口可以每天全家齊聚從早到晚在家裡大眼瞪小眼......。
三個孩子每天在客廳玩"俠盜獵車手",搶車劫財飆髒話(裡面的主角啦!) 然後我們家三個孩子玩得笑聲不斷;而台灣這陣子實在太熱,也不適合出遊。到最後我這個老爸實在看不下去,就問大家說:"你們有沒有興趣去日本玩?"
如果說去陽明山一定眼睛繼續看電視頭也不抬要我們兩老自己去,去墾丁也不會希望是爸媽同行,但日本耶!如果老爸出錢,怎麼可能沒有興趣?所以就促成了這次頗晚決定的日本行。選擇去大阪,因為東京去過了(雖然是很多年前孩子們還在念小學的時候......)。
- Jul 18 Sat 2015 21:27
150718 出了台北的星巴克
我在星巴克工作的時候,星巴克才剛進入台灣市場沒幾年,總店數還不到三十家(現在已經超過兩百了......)。當時開的店,都是選在寸土寸金的昂貴地段,例如忠孝東路延吉街口;所以自然,一開始開的星巴克不可能空間太大。就算後來開始擴展到中南部,但在保守經營的情況下,也是先開在百貨公司裡面這種保證有人潮的地方,所以還是不會太大。
但十多年下來,台灣的咖啡文化越來越普及,喝咖啡的人越來越多,明明在喊經濟不景氣新鮮人起薪跟25年前一樣,但一杯125元的咖啡卻越喝越兇。新開很多個性咖啡館要價還更高,但不少人以追逐咖啡館為樂每間都去坐坐看照喝不誤。因此身為引領風潮的咖啡館龍頭,星巴克當然是持續展店,而且越開越遠,越開越大間。台北市或許要大間還是有困難,但是出了台北,越來越多又大又漂亮的新門市,而且,生意都好好啊!
我以前超愛訪店的,到不同星巴克門市坐坐,看看不同的商圈,也享受不同的氣氛。沒有開車以後有些大眾運輸沒有直達的地方變得比較不方便去,但有機會,還是很樂意去看看的。雖然離職迄今已經11年了,還是忝為星巴克顧問,不常去店裡坐坐怎麼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