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odb20190316.jpg

上週日晚間,瓊斯盃籃球賽最後一場比賽,在滿場觀眾激情加油吶喊助威之下,台灣籃隊仍然惜敗給韓國,結束了這次瓊斯盃的賽事,在本屆沒有邀請歐洲跟美國的強隊,除了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以外全都是亞洲國家球隊的參賽陣容中,台灣藍最後戰績5勝3敗排名以第四名作收

但同一天在世界體壇臺灣傳出了讓人極為振奮的好消息;羽球選手周天成在印尼羽球公開賽封王,成為台灣第一位在超級1000分賽事贏得冠軍的男子選手。超級1000分賽事全年只有三場(全英公開賽、中國公開賽、以及印尼公開賽),等級之高等同於網球的大滿貫賽事,周天成能夠在強敵環伺下突破重圍封王,台灣羽壇在世界球后戴資穎之後男子選手也有世界最頂級的表現,當然讓人振奮。

週日桌球也有大驚喜。年僅17歲的台灣選手林昀儒在鑽石聯賽馬來西亞站連續擊敗兩位球王級的中國選手馬龍及樊振東贏得冠軍,震驚了世界桌壇。

 

這些新聞連結起來,就讓我再次地想提及這個話題:台灣真的應該投入更多努力在籃球以外的運動項目,不要再讓籃球在很多孩童成長階段成為唯一能夠接觸到的運動。

 

別誤會我。籃球是很棒的運動,打籃球可以學習身體協調、鍛鍊體能、磨練心志、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小朋友可能因為多跳躍因此長得更高一些。籃球真的真的是很棒的運動。

別誤會我,籃球一直是我最喜愛的運動,我打了十二年的籃球校隊(雖然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甚至成為我的工作;我轉播過NBA、NCAA、SBL、瓊斯盃、以及古老已經解散的台灣CBA的比賽。我真的很喜歡籃球。

 

但是這幾年我經常說的卻是:

「打籃球沒有前途!」

「籃球打健康就好!」

「體育資源不要太偏重籃球!」

「不要每個社區運動場都只有籃球架!」

 

對於熱愛籃球、不打籃球會死,整天只看NBA跟灌籃高手的年輕朋友來說,我沒有任何要你們改變的意思。繼續打球看球吧!籃球真的很棒,打起來過癮(不要去扣小學籃框就好),看得也精彩(但我是說NBA不是說SBL!而且坦白講NBA這幾年比賽精采度似乎下降不少......)。但是對於運動政策相關單位(如果台灣有的話),對於教育界、體育界的領導人(如果台灣有的話),真的希望更有前瞻性的來規劃台灣運動的未來,那麼,很重要的就是,不要只強調籃球不要讓籃球成為很多孩子成長過程的唯一運動。

 

理由很簡單,打籃球真的沒有前途!

因為籃球是所有運動當中身材優勢最明顯的,身高影響籃球成績比重太大,偏偏這是台灣多數孩子所不能具備的優勢。不管你多想當灌籃高手,吃多少營養品,我們的平均身高相較歐美就是差上一大截,三十年來始終如此沒有改變。

 

籃球在台灣一直都是參與度最高的運動(看棒球的人多,但打籃球的人比打棒球的人可多得多),最明顯的原因就是學校、社區、公園一定有籃球場,但不見得會有其他運動項目的場地。籃球的轉播在NBA強勢行銷包裝之下廣受年輕球迷的喜愛,NBA球星在球鞋廠商動員之下前仆後繼地造訪台灣。

但台灣籃球在國際賽場上一直沒有太優異的表現;別說全世界了,近年來連在亞洲都很難出頭。可是在「有夢最美」的鼓舞下,年輕球員在HBL\UBA揮灑汗水不止,現在也愈來越多球員進軍美國大學球隊、甚至有高中就去希望提早適應美式籃球球風,希望有一天能夠圓夢打進NBA的。

但坦白說,別講NBA了,這十多年來連個在NCAA打出一點名堂的球員都沒有。台灣出現過最接近NBA的球員,迄今仍然是陳信安跟田壘,這兩位之後這麼多年,年輕一輩就算去了NCAA,但天份程度其實都沒能超越這兩位前輩;想做到前輩沒做到的是、圓前輩未能圓的夢,距離卻只是越來越遠。為什麼呢?就沒有他們兩人的身高跟體能啊!陳信安196公分能飛天,田壘200公分快速靈活如後衛,現在去美國追夢的後輩誰有這樣的條件?但就連他們兩位,當年NBA也沒有太大的興趣,因為在歐美這樣子條件的選手太多太多了啊!

那麼現在一群身高不到190的到美國去唸高中或大學,跑得還沒有田壘快跳得沒有陳信安高,在美國一堆體能勁爆的籃球選手中,是能有什麼機會冒出頭?

 

所以不講夢想講實際一點的未來,台灣籃球選手最佳的歸屬大概就是去打中國的CBA了,但除了少數一兩位如林志傑具有競爭力以外,其他台灣選手在CBA感覺也就是雞肋一般可有可無罷了。至於國內不管SBL還是ABL還是空中樓閣的CBL,打球的待遇應該都好不到哪裡去(相對於桌羽網球打到世界頂尖的話)。

但是看看台灣頂尖好手在國際網壇、羽壇、桌球舞台、乃至於體操、甚至自由車的項目,其實都具有不錯的競爭力,甚至打出世界前十名這樣相當的名堂。想像看看這麼多天天在籃球場上揮灑汗水的台灣年輕運動員,他們的身高條件在籃球場上完全不夠看,但是在比較無關乎身高的上述運動項目,乃至於足球、游泳、田徑等等,要成為世界頂尖是比籃球太有機會了。看看日本的運動選手在前述足球、游泳的表現可以踢進世界杯足球賽或是到拿到奧運游泳金牌就可以知道,這些都是跟身高比較無關的。但偏偏我們的選手中最有運動天賦、身材條件最好的,幾乎從小就愛上或硬被抓去打籃球了。可是在台灣籃球場上的上駟,到國際籃壇也只是下駟而已啊!

 

曾經寫過這樣的PO文但被年輕朋友來嗆聲說:「聽你在說,我就是喜歡打籃球啊!」、「因為籃球最有趣啊!」、「桌羽球有什麼發展?籃球才有HBL-UBA-SBL一條龍看得到的前途啊!」、「踢足球?90分鐘零比零,無聊死了。」之類的回應。但我必須說,大部分喜愛籃球並且直覺排除其他運動的人,實在是因為從小就接觸籃球,不了解其他運動也是很有趣的。我自己就從年輕時除了打籃球以外也愛打網球、羽球、桌球,每個項目都花費很多時間(所以學生時代書念得鴉鴉烏),但也因此愛上這每一個運動項目,因為都很好玩啊!如果在成長過程孩童能夠多接觸到籃球以外的各種運動,一定也會培養出很多人對這些其他運動的興趣;而這就是教育單位/體育領導單位主事者的責任了。在美國籃球是受歡迎,但絕對不是小孩子成長過程的唯一,在歐洲足球超級強勢,但是同樣的孩童成長過程,會接觸到很多其他的運動,讓歐洲許多國家不論田徑、籃球、排球、羽球、桌球、手球、甚至擊劍、體操、游泳、自行車等等不論什麼項目都能夠人才輩出,接續也培養出整個職業運動整個產業鍊(所以參與這些運動項目都可以有不錯的前途,不論是打球還是退休之後教球)。就是因為他們在體育教育培養上不是像台灣那麼偏重單一運動而已。

 

所以讓現在超級喜愛籃球的人繼續喜愛籃球繼續去追夢吧!雖然我們明明知道NBA的夢想遙不可及。但主事者應該要有對小朋友學生在校園擴大運動項目接觸層面的通盤計劃,在國內運動設施環境提供上的更多元化,分配更多的資源給現在相對不受重視缺乏參與的運動項目(單然不是無差別的資源亂放送,而是有目標地將台灣的運動員導向挑選過、相對不受體型限制的項目),才可能在未來二、三十年看到台灣更多人懂得打桌球、懂得欣賞足球、懂得暑假送孩子去籃球營以外的營隊。而那時候或許也會出現更多的戴資穎,更多的周天成、更多的林昀儒、更多的謝淑薇、更多的李智凱......。

 

arrow
arrow

    愛運動但是跑不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