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kgNNoVAAAlj0t.jpg

 

過年期間電影台漫威電影的重播(或者號稱首播)超級多,光今天晚上就有看到「黑豹」及「雷神索爾3」。

沒有從頭到尾看完,但也在經過時斷斷續續看了一部份;因為是電影台在播出,所以廣告超級多的,而很多廣告都是電玩及手遊的廣告。

 

突然之間我想起這些事物之間彼此的關聯及循環;一切都是從早期報紙的連載格子漫畫開始,漫畫家不斷創作出新的主角(好人壞人都要,好累啊!), 然後還讓不同漫畫的主角相連結湊在一起,又製造出更多的變化情節。光是在漫畫上的進化演變就不得了了,這我女兒超級了解的。

然後動畫(卡通)出現了,將這些漫畫的角色一一拍成動畫,非常合情合理,隨著動畫製作的技術發展,這並不是難事,也是漫畫迷樂見的事情。

 

然後動畫再進一步成為真人電影,這就是一大躍進了。穿著紅內褲披上披風扮超人並不困難,難是難在要讓超人飛起來,這可不是拍「真善美」,這需要相當的特效既巧才做得到。更別提蜘蛛人要在大樓之間擺盪了。然後像「綠巨人浩克」,那可不是像哥吉拉一樣找個人穿上戲服戴上頭套就可以讓人信服的,需要電腦特效的製作技術到一定程度才能夠拍出逼真的版本。

當然時到如今,電影裡面的電腦特效幾乎沒有做不到的事情,真人(真的嗎?)電影可以拍得完全像卡通動畫一樣,要怎麼飛就怎麼飛,要怎麼雷霆閃電就怎麼雷霆閃電;「奇異博士」的特效更是看漫畫看卡通時完全難以企及,遠超過我們一般觀眾想像力的活靈活現瑰麗炫爛。

然後呢?再下去呢?

 

電影當然還獲繼續拍下去,雖然漫畫原作者Stan Lee爺爺過世了,但迪士尼怎麼可能放下這些金雞母?復仇者聯盟應該會拍到20集吧!

 

只是有趣的是在看到廣告的同時,我發現很多這些電影也成了電玩遊戲,成為手遊。

所以整個流程變成:漫畫––卡通/動畫—真人電影—電玩—手遊。

製作成本跟品質的最高峰在中間的真人電影,然後開始下降,後面兩個的成本及品質應該是越來越便宜越來越陽春,簡單來說,就是殘餘價值的利用,能賺就賺。

 

但今天又看到另外一個廣告,覺得這個循環又進到了一個有趣的新境界。

漫畫––卡通/動畫—真人電影—電玩—手遊————「樂高玩電影」!

 

都已經拍成這麼厲害的真人電影了,但最後竟然變成小小笨拙(但很好笑)的樂高超人、樂高蝙蝠俠等等。這比起電玩跟手遊,又是另外一個層次/檔次了吧!

還能夠有其他的變化嗎?Stan Lee爺爺等漫畫家當時一開始在畫漫畫時,一定無法想像能夠發展到現在這樣子神奇廣闊的地步吧!

 

141345477740m_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運動但是跑不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