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537714011_psi04074-23sep2018-cw30008.jpg

 

(贏得本屆非凡12冠軍的日本琉球黃金帝王隊)

 

本週的工作是轉播在澳門舉行的「非凡12」,英文稱為"Terrific 12",的籃球邀請賽。

這個比賽邀請了12支球隊參加,其中四隊來自中國的CBA,三隊來自日本的JBL,兩隊來自韓國的KBL,一隊是菲律賓PBA發展聯盟明星隊,再加上台灣SBL的兩支球隊:裕隆跟富邦。

比賽賽制規定每隊可以同時上場兩位外援洋將,由於亞洲各聯賽即將開季,所以各隊通通將要聘用的洋將帶來測試磨合。但在這過程當中,我們也可以清楚看到亞洲,特別是東方人(因為亞洲還有中東、中亞地區),在籃球場上面對西方球員,特別是非裔球員的先天不對等。

籃球本來就是一個高個子佔便宜的運動,但當然身高也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心理素質、籃球技巧、體能、速度、爆發力,身體對抗性等等,也佔有一定的重要性。球技可以苦練,心理素質可以藉由經驗磨練得到精進;這部分東方球員並不見得輸人。但是速度、爆發力、身體對抗性,東方人比較起非裔球員,真的完全沒有拼。

這次在轉播非凡12的比賽過程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台灣跟日本球員身高吃虧那就不用說了,以中國CBA派出的四隊來說,15億人口的中國找出來的高大球員比比皆是,四隊每隊都有一票兩公尺,甚至210公分以上的中國籍球員,最高有218公分高。但共同的問題是,面對對手找來的外籍傭兵(幾乎都是黑人洋將),就算身高高過對方,但攻防完全不是對手。別說碰到208、209的黑人大個子,就算是個193到198公分中等身材的黑人鋒衛,這些中國大高個守也守不住,搶也搶不贏,推也推不動,攻也攻不進去,感覺中國人優勢的身高對上這些小一號的對手完全沒有用。所以幾乎所有比賽我們都看到,洋將只能用洋將去守,一旦錯位,那麼就只有被吃死。

你說那可能是大個子太慢太笨了,但同意的情況東方的小個子也沒有比較好。以昨天的比賽為例,韓國首爾三星183公分的小個子黑人洋將Glenn Cosey得了34分,中國廣州龍獅190公分的Kyle Fogg更得了40分,對方不管小個子中個子大個子的本土球員碰上這兩個小球員幾乎完全沒轍。比他矮被輾過,比他高被他用速度晃過,一樣高但他跳起來就是比較高。更可怕的是,投得還比東方球員更準。

 

廣州龍獅的後衛Kyle Fogg是這次非凡12的得分王

41980182_890918557786127_6323246287068069888_n.jpg

但是在洋將普遍強勢主宰賽事的情況之下,亞洲東方球員打籃球還是可以扮演關鍵的角色,而這也是這次比賽最後由來自日本琉球的黃金帝王隊贏得冠軍的原因。冠亞軍賽琉球黃金帝王面對中國廣州龍獅,兩隊的洋將抽開不算的話,琉球絕對不是廣州的對手,身高實在差太多了。琉球本土球員大概最高191,三、四位180以下的而且還都是主將,場上常常同時有兩個一七幾再加一個180的三小陣容。相對於廣州控球後衛西熱力江(新疆維吾爾人)都有192,看似琉球吃虧太多。但日本民族特性的團隊合作,在這次琉球在非凡12的比賽過程中表露無遺。琉球進攻第一優先當然是球給洋將,但給球之後本土球員在場上依據戰術靈活跑位,洋將有機會能投OK就出手吧!洋將沒有太好機會,但本土球員跑出空檔出來,也敢掌握機會勇於出手。這樣子的土洋內外配搭他們做得徹底流暢,戰力因此加成的發揮。因為本土能出手得分所以洋將在內線作戰空間變大(廣州比較不敢包夾),而因為洋將在內線有發揮當廣州不得不包夾時,琉球的本土球員也得到較多出手機會。昨天琉球隊洋將跟本土的得分是漂亮的43分及42分。

 

琉球黃金帝王的本土球員稱職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照片中運球的是身高僅172公分出身沖繩的後衛並里成

ryukyu-golden-kings.jpg

 

但相對的,中國的廣州龍獅,出現的情況經常是洋將一球在手,其他球員沒太多跑動就只是看洋將表演單打,在場上就是功能性的想辦法將球給洋將而已。洋將表現神勇時當然還是可以贏球,但如果不夠神勇或者被對方的洋將給抵消,但其他本土球員貢獻度不夠,比賽就變得吃力難打。以昨天的決賽為例,廣州兩名洋將共得到49分,擁有一大票高大中國球員,還有台灣後衛陳盈駿的廣州本土球員,一共只得到29分(陳盈駿得分掛零)。

 

籃球畢竟是團隊運動,個人明星一定有其作用,但如果不能融入團隊,就會事倍功半;如果團隊成員能夠妥善運用明星球員的天賦,稱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麼則是事半功倍。這次日本JBL來了三支球隊有兩支打進非凡12的四強,洋將都不是特強,本土球員條件也不見得太好,但團隊合作融洽,土洋稱職的各司其職,戰力就能夠發揮到一加一大於二。而CBA球隊儘管找來不少大咖外援,但成果實在是一加一小於二,四隊參賽只有一隊晉級四強。

這也值得台灣的球隊來思考,我們的本土球員身高跟大陸、甚至日本韓國,都不用比了,但如果找來OK的洋將,然後本土球員懂得怎麼樣運用洋將的特長,將自己的角色(供輸、外線、防守)扮演好,那麼SBL的球隊就有可能如同日本JBL球隊一樣,能夠跟CBA的球隊相抗衡。這次台灣參賽的富邦能贏得一勝擊敗CBA的山東西王隊就是一例。而這樣子的亞洲跨國俱樂部賽事,將來應該可以繼續發展為類似足球歐冠盃一樣,成為每年亞洲各國職業俱樂部球隊都全力爭逐勝利的杯賽;這或許也是台灣籃球除了以國家為單位出賽(但除非引進很強的外援,否則身高太居於劣勢多半沒看頭)以外,可以提昇大家觀賽興致的一個好方法。

 

arrow
arrow

    愛運動但是跑不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