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受到教會朋友的邀請,上午到失親兒福利基金會去,在他們每週三的聯合禮拜中分享。

 

我這位朋友在這個機構服務已經一段時間,所以我曾經聽他說過這個機構的事工。今天自己到機構辦公室去,受到董事長執行長及同工的熱情接待,看到他們的刊物與介紹,又對他們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這個機構,簡單來說,就是幫助全台灣各地失去父母的孤兒,讓他們在成長過程得到扶助照顧支援,感受到上帝與人的愛。

 

我自己的母親健在,父親則是我27歲時過世,但那時候我已經長大成人並且結婚成家。成人後失去父親雖然傷痛,但在我從小成長的過程中,我那當公務員的爸爸一直很穩定的陪伴在我們身邊。小時候教我打籃球(長大之後才發現他籃球打得其實不太好......),教我唸英文(後來也覺得他的發音其實有點日本腔),看他在教會服事,看他認真的寫書法(我們家牆上至今仍然掛著他的書法作品,坦白講,寫得真好看)。爸爸喜歡看歷史,買了全套的柏楊版資治通鑑,後來我對歷史也很有興趣,他過世之後我將那套資治通鑑一本一本的全部看完,到現在也還會買一些中外歷史的書籍來看。我爸也是我的網球啟蒙教練,我小學時他就帶我到網球場去打球,他跟朋友打雙打,我打牆壁。現在我播那麼多網球,好希望喜歡網球的他能夠看到;但是他沒有來得及看到我轉播的任何一場比賽。

對了,我爸爸當然是我們家的經濟支柱,他職涯多數時間是公務人員,雖然沒有賺大錢,但讓讓我們這小康之家三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食衣住行一無所缺。

 

我聽到失親兒福利基金會的同仁介紹他們目前在全台灣各分會共有六千多個輔導個案,也就是六千多位小朋友,在成長的過程中是我們所稱「孤兒」的身份。我心裡想,如果我父親不是在我長大後,而是在我小時候就過世,那麼前面那一段所提及的那一切就不存在。沒有爸爸教我打籃球打網球唸英文(我倒是從來沒有學會寫書法),我大概也不會對歷史有興趣。爸爸如果不在,我那一輩子在家當家庭主婦的母親可能在我小時候就必須出去工作,我們會變成成長過程每天回家都沒有大人在家,應該不可能搬到在民生社區的房子,所以我會念不同的國小國中;我家應該也買不起鋼琴,我妹妹就不會從小學鋼琴到長大現在變成聲樂家及音樂老師。我應該也不會出國讀書,那就不會在芝加哥碰到我太太,組成現在的家庭......。

 

總之總之,我跟我妹妹的人生會變得大大不同。雖然我不知道究竟會變成什麼樣?但如果沒有我父親,簡單想也知道,我們家三兄妹的成長過程會困難許多,刻苦許多。

 

所以聖經中說,上帝給人的,有五千兩的,有兩千兩的,有一千兩的。每個人的狀況不同,但五千兩的要做五千兩能做到的事情,兩千兩的也要做到兩千兩能做到的事情;而我的解讀是,他們應該去幫助那只有一千兩的。

 

看到失親兒福利基金會的刊物裡,好多企業用各種的方式來對這些不到18歲就失去雙親或失去其中一位家長的孩子提出協助,讓基金會能夠對這些孩子這些家庭提供獎助學金、心理輔導、課業輔導,針對他們辦活動,或者給予陪伴。這樣的事工參與,正是讓擁有五千兩及兩千兩的,能夠去幫助那些一千兩的。求主祝福這個基金會的事工,也祝福所有提供援助資源的個人及機構。

也希望我們更多成長過程中平順幸運的人,能夠願意幫助這些遭逢人生劇變的孩子們。

 

失親兒福利基金會 www.orphan.org.tw

 

這是目前掛在我家客廳,我爸在我結婚時寫給我們夫妻的字

IMG_20180607_100908.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失親兒福利基金會
    全站熱搜

    愛運動但是跑不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