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5954.jpg

 

棒球經典賽結束之後,各種討論的聲音充滿網路,我不是棒球專家,更不想被罵是一日球迷還敢發表意見,所以就不提它了。倒是這幾天轉到體育台看到SBL的轉播,想說有一陣子沒注意了,來關心一下,才赫然發覺SBL不知不覺已經打到季後賽了!

 

其實本季最有印象的SBL新聞,是台啤總教練閻家驊簽賭的案件,這麼嚴重的事情可以自自然然船過水無痕大家就不繼續追究,悶著頭繼續比賽,這真是神奇的事情。畢竟閻家驊是台啤總教練及國家隊總教練耶!這怎麼可能不仔細追究呢?

 

但結論就是不仔細追究,從籃協到球團到媒體可能包括球迷,很快就忘了這回事,或者因為是SBL的事情所以大家本就不太在意?如果是前者那也健忘得太神奇太鄉愿了!如果是後者,則感覺又有一點淒涼的釋懷。

 

 

之前HBL剛熱熱鬧鬧地打完冠軍賽,國立體大的陳子軒教授在他的專欄發表的一篇文章:「三月瘋HBL:反了的籃球產業,被消耗的青春與熱血」,一針見血的指出台灣籃球的一個詭異現象,越小的越熱鬧(這裡最小到高中,對不起,國中籃球不在討論範圍),然後越大越沒人理會。

 

的確,台灣籃球目前受矚目受關注的程度,HBL看起來是排第一,UBA跟SBL都不能望其項背。

 

但熟悉籃球的人應該都知道,陳子軒教授在專欄中也指出,一個成熟的籃球體系當然是越往上打層級水準越高,越受到關注。以美國為例,高中籃球是各州州內的事,不會跨州比賽;球隊及球員多半只限當地民眾家長支持關心,其他外州的人,大概只有大學球探會過來關心打探某幾位明星球員而已,媒體曝光多半只限在地方新聞出現。

 

到了NCAA,層級提高了,壹些名校如北卡大學(UNC)及杜克大學(Duke)在知名教練長期執教及多年輝煌戰績的加持之下,都具有全國知名度。NCAA的比賽除了鄰近聯盟內的賽事,球隊在球季中也挑選聯盟外的學校對戰,所以不限於固定地區;到了季後賽三月瘋(March Madness)更是全國精挑細選最強68校出列,單敗淘汰賽場場關鍵場場爆滿,收視率也漂亮,成為一年一度全國矚目的賽事。

 

而這些大學球員裡面最最頂尖的,可能有幸被挑選進入NBA。每年NCAA一級學校畢業(或未畢業但選擇離校)平均超過一千兩百名校隊球員,但NBA選秀只選兩輪60人,近年來選秀會裡面還有相當比例是來自美國以外(歐洲最多,還有南美、非洲,及偶而的亞洲人)的外籍球員入選。所以,NCAA儘管打得火熱,但能打進NBA的球員真的是鳳毛麟角,拔尖中的拔尖。

 

這也難怪NBA長久以來一直是全世界最頂端的籃球殿堂,球員領高薪,也享受全球知名度及最多的媒體曝光度。

 

台灣籃球迷對國內籃球接受度不見得高,但「NBA就是神」的現象非常明顯。NBA明顯地佔據了最多的媒體實況轉播及體育新聞報導的時間。這並不是始於林書豪進入NBA,只是林來瘋之後這個情況更加明顯而已。

 

所以簡單說,美國的籃球生態完整,從高中各州球隊各自努力,到大學在NCAA全國賽場上曝光,到最後是金字塔頂端的NBA。NCAA或許在三月瘋及最後的Final Four有極高的關注度,但NBA整個球季平均起來,從10月到次年6月總冠軍賽打出來為止8個月的曝光,整體受矚目的程度還是超過NCAA的平均(當然,如果你居住在鄉下地區所在地只有大學而沒有NBA,那就另當別論)。

 

但就算是次於NBA的NCAA,呈現出來的籃球水準、張力、及比賽的細緻程度,還是我們台灣任何層級的籃球隊伍遠遠不及;而行銷包裝、球迷投入、場館設施、轉播水準等等,基於美國運動產業及籃球文化的發達及悠久,更是我們難以想像的。

 

 

前幾個禮拜我在博斯運動網負責轉播NCAA大東聯盟Big East Conference的籃球比賽。這個聯盟在國內或許不像前述北卡大及杜克大學所屬的ACC聯盟那麼出名,但也包括去年NCAA冠軍維拉諾瓦大學(Villanova)、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聖若望大學(St. John’s)、Butler、Seton Hall等共十所學校。

 

在準備轉播功課時,有時會感概的看到一些資料或數據;例如一查,Seton Hall大學籃球校隊成立於1903年!喬治城大學的球隊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就有比賽紀錄。整個聯盟有一半的隊伍籃球隊歷史超過百年!

 

而我負責轉播的大東聯盟年度錦標賽(Big East Tournament),每年固定比賽地點在紐約的麥迪遜花園廣場(紐約尼克隊的主場,全世界最知名的籃球殿堂),十個學校單敗淘汰一共進行了九場比賽,可以容納一萬九千多名觀眾的麥迪遜花園廣場場場客滿。好多場比賽都拚戰到最後一分鐘內才分出勝負,你來我往之激烈,最後幾秒的領先互換及絕殺,屢屢讓我這自詡看過好多球的歐吉桑都播到驚呼不可思議。這樣的比賽,觀眾怎麼可能不愛?球場怎麼可能不滿?收視率怎麼可能不高?不用靠愛國心,不需要是校友或球員親友,純粹從籃球角度,都是非常直得觀賞的比賽。

 

img_0101-e1483822826614.jpg

 

 

但回到台灣籃球的環境,HBL高中籃球,坦白講,拚勁十足速度衝得很快,但實在技術成熟度不足;不奇怪啊!這些才是17、18歲的高中生而已,原本就該清楚是不成熟的,還要繼續砥礪進步的。但如陳子軒教授所探討的,詭異的是,這些還不成熟的小朋友,卻似乎像是站在台灣籃球殿堂的頂端,在最大的籃球舞台上受到鎂光燈熱情的照射。

 

而隔壁台轉播的UBA大專籃球聯賽,窄小的場館、稀疏的現場觀眾,熱度明顯下降一大截,很多學校的學生連自己校內正在進行有電視轉播的UBA比賽都不知道。台灣大學生對於UBA的支持度,跟NCAA各大學校園內的瘋狂程度完全不能比擬(但HBL卻可能受到超過美國高中籃球平均的關注)。

 

原本應該是高中各校頂尖的籃球球員才能夠打入UBA籃球強隊,然後他們長大到了20歲以上,變得更高、更壯、更men(我是說男子隊,女子隊不需要更men了!)、並且經過更高層級的教練指導球技應該更精進精緻了(吧?),但結果卻經常不是這個樣子。高中畢業之後很多球員的球技體能不進反退,參加校隊參加UBA比賽只是履行當時被甄選進入大學的義務。

 

為什麼呢?原因如陳教授所說很清楚,因為缺乏像美國NBA那樣的舞台讓球員有努力的目標。一但打進NBA,最低數百萬美金的年薪,可說是功成名就;但努力打進SBL又如何呢?SBL自己也說他們不是真正的職業聯盟,只能說是半職業;許多球員月薪還不到五萬元,比拿加油棒被動員來為他們加油的銀行上班族還不如。而最慘的是,看到SBL現場的氛圍,真的非常「半職業」。球隊用半職業能省則省的心態來經營,現場就呈現不職業不專業,然後觀眾當然不會買票捧場。畢竟不用花錢買票的HBL搞得那麼職業化,怎麼要我花錢的SBL可以這麼陽春?連地貼都不願意用好一點的,結果讓洋將滑倒受傷。這樣的聯盟氛圍呈現,對岸有球隊要的本土明星球員當然一個一個琵琶別抱,隔海到CBA去賺比較「職業」的薪資了。而對天賦條件明知出不了國的一般來說球員,那麼大學時期應該好好打球還是好好唸書?當然也就不難選擇了。

 

 

所以正如陳子軒教授說,一切怎麼都倒過來了?理論上台灣最頂級的籃球聯盟,操作得寒酸得不得了,開始打季後賽但可能多數球迷根本不知道,或者更慘,根本不在意。而應該是最低階最grassroot的高中籃球,最終幾場卻包裝得轟轟烈烈能坐滿台北小巨蛋。

 

 

的確,SBL可能已經無法成為高中或大學球員努力的目標,那麼SBL應該怎麼辦?經典賽之後有提議要讓SBL職業化,這是「死道友不是死貧道推人上火坑反正不是我就好」,萬萬不可的提議。從當年職業化最後收攤的CBA到現在的SBL,台灣推展全職業化籃球聯盟應該已經證明不可行,市場太小,同時NBA實在太強勢,收視跟各種行銷商機一定被比下去。

 

其實我反而覺得籃球可以退幾步,回到當年的甲組模式。籃協可以考慮不用硬ㄍㄧㄥ那麼長的SBL賽季,縮短為比較短男籃女籃一起進行盃賽制(拜託請多照顧女籃一下,台灣女籃打國際賽的前途比男籃好多了):春季聯賽、夏季聯賽、秋季聯賽、冬季聯賽,一年四個比賽各自找廠商冠名,然後每季打兩輪循環的錦標賽就OK了。就像以前的自由盃、總統盃,打得也很火熱啊!SBL球季感覺各隊都好痛苦啊!這個傷那個掛,然後一個洋將可以神奇的一季轉戰三支球隊,這點倒一點都沒有半職業的感覺啊!

 

所以建立一年四季的甲級聯賽(像日本的社會組比賽),同時建構更基層的乙級比賽,再落實每年的升降制來增加刺激感,這樣子是不是可以將籃球的餅做得更大?不用逼SBL的球隊硬著頭皮職業化,而是讓(更多)企業可以自行選擇自己要贊助球隊的方式。

 

至於真正想搞職業的球隊,的確走出去才是機會。台灣養不了七支職業籃球隊,但是如果台北一支高雄一支,去參加一個真正落實主客場制的職業聯盟,開始認真經營當地的球迷,跟當地政府建立密切的關係;不論是加入中國的CBA或加入東南亞籃球協會的ABL,都是可以考慮的。要職業,就拿出職業的方式跟魄力;要業餘,就用業餘的方式來進行,不要告訴我自己是半職業的,那結果就是寒風中一個空蕩蕩的板橋體育館,比起HBL,相對寂寞低調地進行著台灣最高水準的籃球比賽。

 

 

IMAG5932.jpg

 

 

arrow
arrow

    愛運動但是跑不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